行业分类
中俄边境的风情小镇--俄罗斯文化
日期:2012-05-14 16:12  点击:609

恩和,中国惟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
 

从北京驱车近2000公里,穿越阿尔山和呼伦贝尔大草原,恩和小镇成为我们第四天的目的地。因为选择了西线,通往恩和的一些路段异常颠簸,但由于路过的风景,却也相当值得。茫茫草原、滚滚青云之间,路似乎可以通向天边,视线第一次没有阻隔,双眼被不同的绿占据。
 
我们在恩和住了两晚,青山、碧水、清凉的气息、雨后的霞光万道与横跨天际的两道彩虹,再加上童话般的木屋--当地人称“木刻楞”,这些算是恩和给我们的礼物。说着一口东北话的俄罗斯族胖大妈则让人对恩和的历史发生兴趣。恩和俄罗斯族社群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四十年代,中国以山东河北为主的“闯关东”移民流,与沙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奉行“边区俄罗斯化”的移民流在额尔古纳河相遇,于是两个不同民族的移民开始联姻。
 
我们所住的家庭旅馆老板夫妇50多岁,都是华俄通婚的后裔,是俄罗斯族第三代。夫妇俩本来都在额尔古纳居住和工作,父母过世后,老板就把家里的老屋改造成家庭旅馆,每年夏季都在此居住。
 

在短短两天时间里,除了自然风景和异族风情的小村落,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人称“高三哥”的牧马人。高三哥是汉人,57岁,是村里的养马大户,有70多匹马,逢人就会骄傲地聊起他的马。“三河马世界闻名”,他跟我们说。看出我们很有兴趣,他决定带我们上山看看他的马群。顺着村边的山找了一大圈,却没找到。高三哥居然不知道自己的马群在哪儿!我们随后明白原来是自己孤陋寡闻。这里的马群在公马首领的带领下,一直生活在野外,方圆几十里都是马群的自由天地,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白天放出去吃草,晚上再赶回来圈养。
 
后来高三哥通过别人确定了自己马群的位置。翻过两座山后,一匹匹肚子滚圆、个头高大的枣红马出现在眼前,它们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啃食野草。马群见到主人后,一声嘶鸣撒起了欢儿,风中的鬃毛飘逸,四蹄翻飞。高三哥向我们介绍了他钟爱的每一匹马。这个人糙话也糙的男人最享受的时光,就是躺在山上吹着山风,看着他的马,“什么烦恼都没了”。不过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惟一的儿子对马没有他那样的感情。
 
第三天一早我们启程回京,顺道去跟高三哥告别,可惜没见到他,他媳妇说他又看马去了。
 

 

小语种学习网  |  本站导航  |  英语学习  |  网页版
01/03 01:5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