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蒙太奇”,我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位大师:谢尔盖.M.爱森斯坦。还有他永难超越的蒙太奇经典之作《战舰波将金号》。这就足以证明这位大师的分量。事实上,他的蒙太奇理论已经成为电影人的必修课,特别是在中国,谢尔盖更是受到顶礼膜拜的待遇(有政治原因呵),以至于很多人干脆就把“蒙太奇”注册给了爱森斯坦。那么什么是“蒙太奇”,爱森斯坦又究竟是不是它的创始
其实简单点说,蒙太奇就是电影元素(声、画。主要是画)的剪接组合。“蒙太奇”一词源于法国,是建筑行业中构成和装配的意思,从中我们也不难理解到它在电影中功效。作为一种电影技法,它自然也少不了历代电影人的不断丰富。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先提一个人——美国电影大师戴维.w.格里菲斯。
《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就是格里菲斯的作品。他也是早期电影人中唯一成功的把所有发明出来的技巧和自己的意念实现在电影中的天才,也被认为是蒙太奇技巧的创始人。(英国的不莱顿学派曾如此接近蒙太奇,但真正有意识的使用当属格里菲斯)早先的电影镜头很单一,而格里菲斯在他的电影中成功的、创造性的运用了各种蒙太奇式的叙事与抒情方法,通过剪接拍摄对象让他的作品充满感染力。爱森斯坦毫不掩饰格里菲斯对他和前苏联电影在电影语言方面的启蒙作用并且热情的赞扬格里菲斯的成就。当然,作为革命苏联人的爱森斯坦对格里菲斯的“思想觉悟”抱嗤之以鼻的态度。
爱森斯坦的第一部电影《罢工》海报
话说打完了仗以后,有几个很闲的苏联人开始从哲学上研究蒙太奇,把它从单纯的技巧方法上升到了理论原则的层次。在经历了无数论证之后,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理论:所谓的电影其实就只有蒙太奇而已。后来人们叫他们“蒙太奇学派”。我们要说的爱森斯坦正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位曾经是红军战士的电影人于1923年在马雅可夫斯基主办的《左翼文艺战线》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一文,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