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world) - 在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水上木偶戏有着一席之地。而南定省被誉为水上木偶艺术的摇篮,有众多著名木偶戏村,如:南直县南江乡寺村、义兴县柳提村等。但很少人知道,南江乡还保存着越南一种独一无二的木偶表演形式——大悲寺木头木偶。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还带有信仰色彩,因为一年之中只在大悲寺举行“候圣”礼仪时举办一次表演。 “候圣”木偶,又称木头木偶是一种民间戏剧表演形式,其起源充满神秘色彩。据大悲寺住持释本识介绍,这座寺庙于1037年李朝年间由始祖慈道幸大圣建立,木头木偶表演也从此诞生。根据传说,从西天取经归来途中,慈道幸大圣从河上捞起一个布袋,打开一看,里面有六个怪胎。他便带回养育、感化,后来,这六个怪胎都成为了有益的人。这些人后来成为了木偶戏中的人物。如今,大悲寺供奉12尊圣人头像,民间称为“十二圣像”。释本识和尚说:“每年,一到大圣祭祀仪式举行的日子,本地居民便举行木偶戏演唱活动。这可不是一般的表演活动,而是为祭祀仪式服务,所以叫“候圣”木偶。每年年三十,村民从晚7点到11点半举行木偶戏演唱活动。整个戏坊约有50人,轮流演唱,直到寺里的和尚敲响时刻更钟,下一个时辰到来为止。”
如果说一般的木偶称“傀儡子”,那么大悲寺木头木偶则被称为“圣像”。这些“圣像”均为人头像。平日,这些头像放在大悲寺的主殿,只有在举行祭祀仪式那天才请出来。据当地木偶戏表演艺人介绍,这套“圣像”的历史不少于200年。每次表演前,戏坊老人要举行仪式,身穿纱衣,头戴盘巾,烧香祭拜。“圣像”穿的“服装”称为“薄纱”,从脖子往下穿,以遮住操持木偶艺人的手。“候圣”礼仪的主要人物是六尊一般大小,脸上涂抹不同颜色油漆的头像。每尊头像颈背都有把柄,便于艺人操纵。六尊头像分为三对:一对称为“弄主”,红脸,大嘴,有胡须,象征正人君子;一对称为“金蟾”,浅红脸,象征着水稻农业;一对称为“随白”,白脸,大鼻子,大嘴巴,象征着生长繁殖。此外,还有六尊稍小一些的头像,其中包括两尊仙人头像、一尊男士头像、一尊女士头像、一尊“麦翁”头像和一尊“闪翁”头像。这些头像按古式或戴帽子或盘头发,脸上表情十分欢喜。
演唱活动所用乐器包括两个用竹根作的木鱼、一面扁鼓、两面饭 鼓、两面铜锣、一面在转调时用的大鼓、一口钟和一面随大鼓敲打,称作“算命鼓”的小鼓。尽管只有一套敲击乐器,但艺人们共演唱26首歌曲、32个调子,歌词全为古越文字,非常深奥,但内容十分丰富。参加演唱的艺人和乐师全是本村人。他们不分年龄、文化程度,全部志愿参加,分文不取。对他们来说,能加入戏班,能举着“圣像”演唱是一种荣誉。大悲寺木偶戏班成员阮进勇说:“我们参加这项艺术活动全是自愿的。我们自掏腰包举行演唱活动,目的就是维护村里的传统文化。”
表演舞台很简单,一般在寺的前堂,挂一张形似水波的绒布帘,两头钩在两个木柱上。操纵木偶的艺人、歌者和乐师站在布帘后面,面朝佛祖和慈道幸大圣神台。成年累月封存着的木头木偶本似无知无觉,可是在艺人的操纵下却变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一对对头像依次从左侧入场。在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歌声和乐声中,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它们有时面面相对如在交谈,有时直视前方,有时互换位置,倏忽隐现。故事大多是歌颂皇帝的丰功伟绩,太平盛世,讲述做人之道、家庭之道、夫妻之道和男女爱情等。戏班成员段友崇告诉我们,要热爱这门艺术才能演好。他说:“木偶戏的配唱歌曲听起来倒是简单,但学起来很难,因为要配合好木鱼和鼓声的节拍,并符合不同的曲调。这三者要巧妙结合,视听效果才好。”
一出出木偶戏把人们带到了不同的虚幻世界,极富越南文化色彩,使人们由衷向往真善美。研究家们正编制文本,提请文化体育旅游部将“候圣”木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有机会,您不妨到大悲寺观看一场“候圣”木偶戏表演,亲身感受其独特魅力。